江西泰鑫法器公司佛像產(chǎn)品遠(yuǎn)銷黑龍江寺廟
寺廟是人們宗教信仰的皈依之地,也是歷史文化的匯聚之所。走進(jìn)寺廟我們會在到供奉在寺廟里的很多石雕佛像,他們是人們精神寄托的所在,但是佛像因為身份的不同,在形象和造型上都會有不同,哪些寺廟中常見的石雕佛像有哪些呢?我們又該如何分辨?
首先是釋迦牟尼佛,在每一座寺廟中的主體建筑或大雄寶殿,即人們所說的正殿都會擺放著這么一尊釋迦牟尼佛,佛像高大、神態(tài)威嚴(yán),有站有坐有臥的姿態(tài)。
接下來是大家喜愛并且熟知的彌勒佛,通常在廟中的天王殿,彌勒佛的造型極為戲劇化,多為胖胖的福相和尚,袒胸露乳,大肚子圓滾滾的尤為顯眼,笑口常開,非常讓人們喜歡。但是一般這尊笑佛的后面還會擺放一尊韋陀菩薩,有一種說法是,因為彌勒佛非常熱情,來的人多,卻又總是丟三落四,所以常常入不敷出。相應(yīng)的韋陀菩薩是管賬能手,又過于嚴(yán)肅,來得人很少且越來越好導(dǎo)致最后香火斷絕,因此,佛祖便將兩人放在同一殿中,分工才能使得廟里保持欣欣向榮的景象。
然后就是菩薩,要說菩薩還是得數(shù)最出名且最具有影響力的四大菩薩文殊、普賢、觀音、地藏王菩薩。他們各有分工,各有特點。文殊菩薩代表大智,騎青獅;普賢菩薩代表大行,騎六牙神象;觀音菩薩代表大悲,端坐于蓮花之上;地藏王菩薩代表大愿,騎著諦聽神獸。
后面還有羅漢,五百羅漢形象上基本以光頭示人,每一位羅漢的本領(lǐng)各不相同,常駐人間,為佛國護(hù)法,弘揚(yáng)佛教。
最后還有四大天王,正常都是供奉在天王殿中,分別鎮(zhèn)守于四方,東方持國天王,鎮(zhèn)守東勝神州;南方增長天王,鎮(zhèn)守南瞻部洲;西方廣目天王,鎮(zhèn)守西牛賀洲;北方多聞天王,鎮(zhèn)守北俱蘆洲。
以上是在寺廟中常見的一些石雕佛像,除了這些,還有如五大明王像,天人像,還有各種佛陀像等等其他更多小眾的佛像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